张我公巧借现大洋,刘建侯义助刘志丹
郭进亭《回忆志丹同志到关中》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耀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. 耀县文史资料 第5辑[M]. 1990。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,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:纪念刘志丹烈士牺牲五十周年,第84页。等专业文史研究机构的专刊,多处刊有此事记述文。
走进尘封的历史,真实情节比小说更精彩。那是一件要掉脑袋的“绝密”的事情,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渭河北边的信义乡安刘村一户刘姓"商人"家即将发生。对于这位刘姓“商人”来说,这事儿关系到革命“大人物”和自己全家人的性命,知道的人当然越少越好,各人知道的片断越短越好。那是1933年初秋,渭河南北凉气袭人,不寒而栗。
…… 等我们到白家庄时,志丹他们已先行到达。我(王世泰)住在白思堂家,志丹住在张文华家,其他几个同志分别住在几个党员家,一切食用和活动,都由党支部书记张我公安排。
在白家庄住了将近半月,夜间出去活动过几次,主要是想打土豪搞些路费。这一带的土豪,墙高院大,防范很严,有的墙头还拉上铁丝网,因此几次活动,都没有得手。有次搞到三块银元,让黄子文到新市镇买些衣服。鞋袜之类的东西,结果半道还叫小偷偷了。大家开玩笑,叫他“迷糊子”。
白家庄有个恶霸团总,外号叫“猪嘴”,势力很大,横行乡里,抢占民田霸占民女,百姓无不痛恨。地下党组织请求我们除掉这个祸害。时值庄子唱大戏,我们决定趁看戏的机会干掉他。这个“猪嘴”真够精明的,看戏不但带几个保镖,而且坐在群众中间。我们怕开枪误伤群众,只好作罢。
几天后,从潼关方向开来两艘装着面粉、大米的军需船,在东滩附近搁浅。地下党组织,想把这批粮食截下来分给群众度荒,一下子动员三百多人去抢粮。我们提出这样大搞,恐怕会惊动敌人来清“剿”,给群众带来祸患。地下党同志认为“法不治众”,官府也奈何不得。结果,我们开枪打跑押船的团丁,群众一哄而上,一夜之间搬走所有的粮食。事实上,我们的担心并非多余,后来听说敌人果然前来清“剿”,杀害了白思堂等同志,不少群众为此而倾家荡产。
搞不到路费,就无法行动。正当我们发愁的时候,张我公来说,他老婆刚从娘家回来,夸耀她堂兄在平凉做生意发了,给家兑回三百块现大洋,家里用了二十元,还有二百八十块放着哩。
听到这个消息,我忙问: “可靠吗?”
“我老婆亲眼所见,不会有假。”张我公肯定地回答。
这真是喜从天降,大伙商量第二天晚饭后动手,同时让张我公再找六、七个人协助我们。
商人家住在一个深宅大院内,外有高大厚实的围墙。我们原计划从正门进去,谁知被这家长工发现,关上大门进不去,只好临时决定搭人梯上房。当我们跳进院子时,屋内人从后门跑的一个不剩。所以,没有费多大气力,就把钱弄到手。回来一数,不多不少整二百八十元。我们留下八十元,给参加的群众每人十元,其余全部交给地下党组织。随后,我们用六十元买了一付货郎担和日用小百货,志丹亲自动手把货箱改成夹层,下边藏枪,上面放货,积极准备动身。
北上洛川回照金有两条路线,……
下文:临渭区档案局编,程钧鸿主编,《临渭红色印记》,三秦出版社,2016.06,第195页
……张我公没有被白色恐怖所吓倒,仍继续做地下斗争。1933年红二十六军南下,欲在渭华一带建立根据地,不料遭重创,刘志丹、王世泰等被困。张我公组织中共党员配合王世泰成功向大革命时期党员刘建侯家借280块大洋,解决了刘志丹等返回陕北路费。……
下文:李建雄著,《红色陕北》下,陕西人民出版社,2013.07,第459-460页
北上洛川
刘志丹、王世泰等急于离开白家庄,北上照金。正为筹措经费的事情发愁的时候,张我公来找刘志丹和王世泰,说他媳妇刚从娘家回来,夸耀她的堂兄在平凉做生意发了财,从北平给家里兑回300块银洋,已用了20块,家里还放着280块。
张我公媳妇的堂兄家是一座深宅大院,外有高大厚实的围墙。刘志丹、王世泰、曹士荣、黄子文带着七八个人,搭人梯上了房顶,从房顶再跳进院子,发现其家人都从后门逃出。打开柜子,280块银洋不多不少地放在里面。刘志丹、王世泰等返回后,留下80块银洋,其余全部交给地方党组织、分给群众。
随后,刘志丹派人用80块银洋买了一副货郎担和一些日用小百货,并亲自动手把货箱改成夹层,下边藏枪,上面放货,做好了返回照金的准备。
返回照金的道路有两条,一条是近路,从蒲城、富平、耀县走,但沿途国民党军队哨卡林立、封锁严密;一条是远路,经蒲城、白水、洛川、廊县、甘泉、保安、合水、宁县、正宁、耀县绕道回去,沿途比较安全。最后,刘志丹、王世泰决定舍近求远……
下文摘自:杨国强《抢夺敌军用面粉事件始末》,渭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,渭南文史资料 第3辑,1991,第58页
……不好行动,未得成功。这时,党组织决定让红二十六军刘志丹、王世泰等同志回陕北。为了解决他们北上的路费,就在抢面事件后约三四天的一个晚上,以白思堂,张我功为首,组织了周忠义、张耀文、张振升、陈玉杰等十多名党员,配合红二十六军王世泰、曹士荣和黄子文到信义乡的安刘村刘建侯家借银元280块。于9月初,刘志丹等一行六人,化装北上,安全返回了陕甘边区。
下文摘自:《刘建侯故居旧址》,临渭区档案局编,程钧鸿主编,《临渭红色印记》,三秦出版社,2016.06,第110页
1930年11月随部队回陕,利用职务之便,支持掩护党团秘密活动。1933年红二十六军南下失败,被困的刘志丹、王世泰等人在地方党的协助下去刘建侯家向其夫人借走280块银元作为路费返回陕北。1934年,刘建侯弃官回乡,从事教育事业,发起恢复了被查封的渭阳中学。1935年集资创办了安刘小学。1936年西安事变后,与王尚德等携手……
下文摘自:《红二十六军南下渭华略记》,临渭区档案局 编,程钧鸿主编,临渭红色印记,三秦出版社,2016.06,第152页
……为了解决刘志丹、王世泰返回陕北的路费问题,张我公组织共产党员配合,在信义乡安刘村向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刘建侯家借取了280块大洋,解决了他们返回陕北的路费。刘志丹、王世泰一行,在共产党员王积忠家,组织了一副货郎担子,扮成游乡串村的卖货郎,在地下党组织的协助下,沿着成榆公路北上,行径蒲城、白水、洛川、富县、甘泉、正宁……
外一篇
……敌人调动了丁家寨、信义镇和青龙镇三个民团的武装,沿着白家庄附近各村,,挨村挨户搜查。先后将白思堂妻子和张我功胞兄等十多名群众捕去,分别押在丁家集和青龙镇民团团部,严刑拷打,逐个审问。敌人大肆搜捕,到处抓人,渭北一带白色恐怖严重,隐蔽在这一带的刘志丹等红军干部的安全成了突出问题。张我功与白思堂商议,先解决刘志丹等回陕北的路费。他听妻子说安刘村刘振之家最近由兰州兑回280块大洋的信息后,遂将此情告知刘志丹。经大家分析,认为刘建侯(又名刘振之)是大革命时期的党员,渭华起义失败后外逃出去和党组织失掉联系,现虽任地方提款委员,但思想进步、 倾向革命,借此机会到刘家借钱,想他不会暴露党组织的,遂决定晚上到安刘村刘建侯家借款。为了防止发生意外,刘志丹同张我功、白思堂商定,由党组织配合红二十六军的王世泰等前往行动。当晚,张我功、白思堂率领周忠义、张耀文、于新前等党员,配合王世泰顺利地由刘建侯家借到大洋280块。事后恐招麻烦,随即在张我功白思堂、王积忠等协助下,刘志丹等化装离开渭南返回陕北。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