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市中学:九十年前的今天
转载自:渭北英豪刘建侯的新浪博客
原文作者:刘世龙,作于2011年。本文原载于《守拙生的新浪博客》,后载于《渭北英豪刘建侯的新浪博客》。有识之士在群众的支持下,集资在固市镇东门外的九郎庙底,也就是今之我校所在地,大张旗鼓的拆庙盖房,创建新式学堂。
固中:九十年前的今天 刘世龙
九十年前的今天,即中华民国十年——公元1921年的秋冬,此地的人们在干什么?千年古镇故市有什么重要变化?我告诉你:90年前秋冬时节,,渭北蒋浪亭等一些有识之士在群众的支持下,集资在固市镇东门外的九郎庙底,也就是今之我校所在地,大张旗鼓的拆庙盖房,创建新式学堂。监修人为前清秀才马悦皋先生(固市南马村人)。阴历十月初九这天,是修建的三座教室“立木”的大喜日子,四方群众,各区代表都来表示祝贺,设在固市镇的分县渭北县行政公署的要人也想必到场。辰时,鞭炮齐鸣,人们欢呼,开始上梁。马悦皋先生喜形于色,跑前跑后,忙的不亦乐乎。此后就建成教员室、学生宿舍共计三十余间。 第二年(1922年),固市高等小学堂宣布成立,开始招生,聘请上海东方大学毕业的黄舒泰先生(下吉牛角庙人)为校长,学生包括初小,共计三班,教员有雷五斋、南谨初、梁宝斋、马戒盈(桥马村人)、雷大明等人,这就是我们固市中学最早的前身。 学校初创时期的三间教室,老固中人不会忘记它,就是渭阳楼正北那一排民国建筑风格的三间老教室。上世纪三十、四十年代毕业的学生在那里上过课,和老师、校长留过影,上世纪七十年代,那里有一间作过音乐室,此后也一直作教师宿舍和保管室。2007年冬,学校创建省级标准化中学,经历了87年风雨的三间老教室完成它的历史使命,代之以矗起的是一座六层现代化的综合大楼,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固中科技楼。 (固市中学校报《红柳》2011年11月29日第六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