渭北的红色政权“五一县”
转载自:郭太白的新浪博客
目录
作者:郭太白
提起五一县,可能知道的人不多。经历过解放前的老人都知道渭北固市镇民国时设过县;是什么县呢?就是地下红色政权“五一县”。
一九二一年靖国军占领渭北,蒋浪亭驻防固市,将渭南以渭河为界,实行南北分治,县制设在固市,名渭北县。朱联武、耿古臣、孙绳武相继为县佐(即县长)。一九二七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渭北农民运动达到高潮,中共渭阳特支又在固市建立“五一县”,因形势变化、多种原因,不久“五一县”撤销。 渭北县及五一县,虽然时间不长,但却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。当时的固市周绕板土所筑高大的城墙,开四门,东“映华”、西“瞻峨”、南“萦渭”、北“迎斗”,门上建有城楼,四角各有角楼,城壕周绕,易守难攻。固市周围盛产棉花,当时城内店铺相接,棉栈数十家,一派繁荣景象。连周围村子一些富户为防匪患,亦多在固市城内居住。生意人常年扎庄,大江南北各地商贾云集。因渭北的棉花等农副产品质量优良,誉满江南,在陇海铁路未通车之前的固市确实不亚于渭南。
“五一县”在渭阳特支的领导下,渭北的农民协会像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。“五一县”又是渭华暴动的联络点,出现过刘建侯、张文华、张我公等一批早期革命党人。破除迷信,毁庙兴学,把渭北农民运动推向高潮。
以下图非原博文图片,是本博配图,图片来源为本博于2018年在渭阳中学拍摄,渭阳中学,就是现在的固市中学,就是当年五一县临时县府所在地。